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中心团队带领数字治理专业本科生赴经开区调研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日期:2025-05-01

字号:

2025年4月3日,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数字治理研究团队带领政管学院数字治理专业本科生赴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展开调研,聚焦亦城客厅设计思路、功能布局和信息化建设,考察其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的实际效果。调研由黄璜老师带队,成员包括姚清晨老师、博士后钱清逸、宋姗姗、唐曼,硕士生沈圣兰以及数字治理专业修读《数字政府概论》课程本科生。

亦庄调研1.jpg

为解决企业办事分散、智慧化支撑不足等问题,亦庄工委管委会在“小白楼”原址打造亦城客厅项目,致力于成为全市数字政务新标杆。亦城客厅构建了“四大功能”体系。政务服务办事厅实现1700余个事项“一门办理”,区级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税务中心、社保中心等整体进驻,231个窗口和600余名工作人员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企业发展加油站聚焦企业需求,通过政策营销、资源对接等服务,助力企业成长。政民互动会客厅增进政府与民众沟通,科技创新展示厅展现区域创新成果,激发创新活力。在功能布局介绍环节,同学们与工作人员积极交流,询问多部门进驻如何确保不同业务间的衔接、政策营销如何精准触达需求企业,大厅工作人员耐心解答,详细阐述了业务流程优化协同办公机制、定制化企业服务等。

亦庄调研2.jpg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亦城客厅智慧平台亮点突出。平台整合了业务受理、分析决策、用户评价等多个系统,与周边系统对接,实现数据支撑与统一调用。其中,智慧大厅场景运营系统打破传统建设模式,利用已有数据和能力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架构体系。智慧大厅服务管理系统推动服务流程优化与智能化,提升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智慧大厅运营管理系统涵盖基础管理、运行管理、监督检查等多个子系统,实现大厅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智慧大厅分析决策系统具备“数据对话、数据决策”等能力,为政务服务提供有力支持。同学们认真思考、踊跃提问,与工作人员探讨数据决策的实际应用场景,询问这些数据决策对政策制定的作用程度,工作人员基于过往案例进行解答,让同学们对系统的高效运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亦庄调研3.jpg

亦城客厅建设成果显著,“服务全集成”实现经开区全域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打造数字人与窗口人员融合的24小时服务模式,从“办事服务”向“客厅服务”转变。同学们结合自己在其他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经历发表看法,好奇这种新型数字人在复杂业务上的表现,工作人员详细地解释了数字人的功能特点,还现场演示了数字人处理业务的流程操作。谈到“管理全覆盖”借助指标建模、数据驱动,实现对大厅全方位管理,异常情况自动报告、分析和整改时,专业擅长数据分析的同学抓住重点,提出了如何保障数据安全与模型更新优化的问题,工作人员也从技术手段与管理机制等方面予以解答。

亦庄调研4.jpg

此次调研,中心研究团队与数字治理专业本科生聚焦亦城客厅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了解了如何运用先进技术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政务服务的集成化与智能化。未来,团队和专业同学将持续跟踪大厅信息化服务拓展、营商环境优化以及政民互动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动态,期望能从亦城客厅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为推动政务服务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